查看原文
其他

苏伊士运河堵塞一周,“一带一路”中欧班列或成有力竞争者

史杨焱,吴瑞瑞 科技导报 2022-04-19


当地时间3月29日4时30分,搁浅货轮“长赐”号成功脱浅恢复航行,苏伊士运河航道开始恢复通行。

3月23日,重型集装箱货轮长赐号(Ever Given)在埃及苏伊士运河(Suez Canal)搁浅。

这条货轮长约400米、宽约59米,运输能力为22.4万吨,是世界上最庞大的集装箱巨轮之一,搁浅事故直接让这条最繁忙的运河成了全球经济大循环上的堵点。

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,位于欧、亚、非三洲交接地带的要冲,全长193公里,自1869年建成通航以来,逐渐成为全球贸易中最重要国际海运航道之一。

苏伊士运河对于世界集装箱贸易影响重大,连接的不仅是运河两端的几个国家,而且还连接了全球多个经济重心,是全球贸易的动脉节点。

数据显示,全球海运物流中,约15%的货船要经过苏伊士运河,每天约有190万桶石油要经过这里。

一条承担全球约15%海运贸易的“黄金水道”发生拥堵事件,造成的混乱是全方位的。那么苏伊士运河堵塞到底会对全球物流产生什么影响呢?

一、冲击全球航运

受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实际上目前整个航运市场的运力还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。

苏伊士运河堵塞,将对全球航运产生重大影响,给航运业供应链带来“多米诺骨牌”式影响,让原本就举步维艰的国际航运业雪上加霜。

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受国际贸易复苏影响,全球进出口贸易增多,国际航运需求大幅提升,甚至出现集装箱一“箱”难求的“火爆”局面,运费大幅上涨,国际海运运力紧张、价格暴涨问题愈发严重。目前国际航线本已高度繁忙,处于紧绷状态。

此时,国际航运主要通道苏伊士运河堵塞,将使国际航运业进一步承压,市场运力也将大幅减少,短期内,全球高度紧张的集装箱船舶运力供应将雪上加霜,从而进一步加大国际贸易和全球供应链的成本

二、利好中欧班列

苏伊士运河是连接亚洲与欧洲最短的水上航道,是全世界最繁忙的航道之一。

此次的“堵车”事故再一次将海路运输的问题暴露出来,替代市场也因此次苏伊士运河搁浅事件出现波动。

在中欧贸易中,“一带一路”中欧班列也成为替代方案的有力竞争者。

目前是全球集运市场的正常出货季,苏伊士运河每天的集装箱贸易量至少占到全球集运市场的20%

一些高附加值或交期相对紧急的货物,货主会主动选择中欧班列来进行替代运输。因此,此次事件对中欧班列会产生较大帮助和刺激作用

与此同时,此次事件对中欧班列起到的最大的作用在于,让更多客户明白“B计划”的重要性,由此更加愿意深度了解中欧班列的运营模式,使得中欧班列更多进入市场视野

苏伊士运河搁浅事件发生后,其平台收到的货主对于中欧班列的咨询量是之前的三倍。而相应线路的中欧班列的价格大概比此前上涨10%-20%左右

中欧班列订舱量的增加,也会推动中欧班列以更快的速度达到盈亏平衡,加速政府补贴的退出,实现自身良性的循环发展。

中欧班列需求增加是十分确定的,而且是长期的。中欧班列开行10年,越开越稳定,为促进中欧贸易发挥了巨大作用。

中欧班列凭借其时效快、全天候、分段运输的优势,逐渐成为当前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“黄金通道”。

此次苏伊士运河航线暂停,有望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的市场认可度,在稳定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。

中欧班列相对而言也只是一个中间选择。中欧班列铁路运输体系虽然可以缓解国际物流运输的紧张情况,但运输能力还不能完全取代海运

由于一列中欧班列的运量大概最多大约有200个集装箱,相对于集装箱班轮运力2万个集装箱,差距还是相对悬殊,中欧班列的运价也相对高些。

同时,与海上运输相比,中欧班列属于后起之秀,业务流程成熟度相对较低,实现来回运输存在一定难度。

而且中欧班列途径多个国家,受各地区政治稳定性、规则统一性等方面影响,对于货物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要求。

因此,客户需要做一个权衡,即到底货物在总体价值上是否具备强大优势,得货物通过中欧班列运输赢得的其他价值远胜于额外的成本。

三、航空运业导流效应较小

在苏伊士运河发生堵塞之后,有人建议绕行好望角从而到达港口,但是考虑到绕行所需的时间成本,经济成本,航空运业似乎也被纳入了实现远距离运输的选择。

那么此次堵塞事件是否会给航空货运带来机会,短期上涨是可以预期的,但这种上涨更多只是情绪影响所致,不会为航空货运带来显著的导流效应

从这次海运方面的情况来看的话,可以侧面反映出,空运所体现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,除了在价格方面上,空中货运是处于劣势位置,其他方面都是非常有优势的。

但航空货运由于其运价更高,相对于中欧班列运价约为海运的150%,航空货运则要贵10倍左右,再加上走航空货运的主要为小批量、价值特别高的货物为主,因此此次苏伊士运河搁浅事件对于航空货运的促进作用则相对有限

面对有时效性以及部分高附加值的货物,国际航空货运量价两端表现。面对港口拥堵,还有随着集装箱的稀缺,海运运价方面的高涨,选择航运相对于海运,在短期内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

但是长期而言,由于海运和空运运输的货物类型几乎完全不同,因此不会给航空带来太多的机会。

四、思考

搁浅货轮“长赐”号成功浮起  来源:澎湃影像

回顾此次的苏伊士运河堵船事件,背后显现出的是运输行业的重要性,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一些思考,物资运输安全就是国家安全,要想保障国家安全,输线路的安全是重中之重

与国家而言,要强化对供应链安全的重视。苏伊士运河堵塞有点类似于新冠疫情,属于预料之外的突发事件。

去年疫情暴发后,对全球供应链安全构成冲击,提醒各国要做好供应链的备份,开辟“第二来源”或者说“第二渠道”

现在,又发生重要贸易航道突然被巨轮“卡死”的事情,可能会强化各国寻求供应链第二、第三渠道的想法。开辟另外的道路并不意味着完全替代,期内苏伊士运河的地位仍然是难以撼动的。

放眼全球航运通道,苏伊士运河的运力依然屈指可数。2020年,在疫情之下,仍有近2万艘船经过苏伊士运河,相当于日均50艘,而且多数是巨轮。

苏伊士运河被堵之后,面对绕行好望角的方案,多数船只选择了等待。虽然等待要付出成本,但绕行则意味着要付出数周的额外航程及连带成本。这更突显了苏伊士运河对全球航运的重要性。

此次苏伊士运河的堵船事件也应给全球的物流企业敲响警钟:不仅要考虑可替代的航线,也要建立应急预案机制,在遇到类似突发事件的时候做好风险对冲。于企业而言,要学会通过多渠道参与国际贸易

长期以来,诸如联邦快递(FedEx)、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(UPS)、敦豪航空货运公司(DHL)等国际快递巨头在国际市场上独占鳌头。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物流,像菜鸟、京东、韵达这样的中国新一代物流企业,也在过去几年间积极出海建网、布局全球。

随着中小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贸易,整个贸易形态跟物流形态都在发生变化,从过去大量依赖集装箱的流通方式,变成了更多地去依赖小包裹的方式

总体方向是建立一张全球性的网络,在全球的关键地方建立基础设施,有了节点后,建立铁路的、海运的,包括空运的这种多元化的立体的运输网络。这张网络成型以后,运用数字化的技术让整个全球物流的流通效率变得更高。

这次苏伊士运河堵塞,对“一带一路”中欧班列发展带来更大的拓展空间,例如:利用德国公司Cargo beamer系统大大缩短中欧班列的门到门运输时间从原来的20多天缩短至8天,实现了公路和铁路运输无缝连接,大大提高“一带一路”公铁联合运输的效率。

在搁浅的巨轮面前,高度全球化的产业链体系显得如此脆弱,处于该条产业链、供应链上游,核心价值链上的企业都将受到严重的冲击,相关航运的运价出现了一定的波动,但总体而言,此次事件外贸的影响是突发的、短期的、局部的。

目前苏伊士运河通航有序进行,通往世界各地的航线正逐步恢复正常,为了发挥物流对全球贸易的重要保障作用,世界各国将共同推动物流领域的国际合作,与各国携手畅通跨境物流,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。

作者简介:史杨焱,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,博士,副教授,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。

内容为【科技导报】新媒体原创,欢迎转载白名单回复后台「转载」精彩内容回顾光学超材料新趋势:非线性、量子系统、人工智能铺助设计

 “天眼”今日开放申请,全球共赴星辰大海

白春礼院士:高度重视基础研究,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

现“碳中和”:光伏和风电是未来能源转型的主力

火星探测简史 | 先发未能制人,苏联探火为何成果寥寥

《科技导报》创刊于1980年,中国科协学术会刊,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、权威性的科学评论、引领性的高端综述,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、完善科技管理、优化科研环境、培育科学文化、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。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、智库观点、科技评论、热点专题、综述、论文、学术聚焦、科学人文等。


《科技导报》微信公众平台创建于2014年,主要刊登《科技导报》期刊内容要点,报道热点科技问题、科技事件、科学人物,打造与纸刊紧密联系又特色鲜明的新媒体平台。科技导报公众号聚集了数万名专心学术的未来之星和学术大咖,添加编辑微信,让优秀的你有机会与志趣相同的人相遇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